碳交所揭牌…國外碳權交易年底上路

臺灣碳權交易所昨(7)日舉行揭牌儀式,蔡總統特別南下高雄到場站台,並宣示台灣預計整體推動淨零轉型的努力,自2023到2030年,將帶動4兆元以上的民間投資,創造5.9兆元產值,並提供超過55萬個相關就業機會。

臺灣碳權交易所董事長林修銘表示,國外碳權商品今年底前可上架,國內碳權交易最快明年上半年上路。

蔡總統重申「2050淨零轉型」目標,在歐美日各國先後成立碳交易平台下,碳交所成立使台灣跟上國際淨零轉型潮流,碳權在交易市場上進行交易、流通,將為企業帶來經濟效果、創造減碳的誘因,同時也促進低碳科技的研發及相關人才的培育,帶動整體綠色經濟的良性循環。

她說,高雄在過去產業分工中,大多發展鋼鐵、石化、造船等大型工業,在台灣經濟發展過程中,為國家打下工業化基礎,更是創造經濟奇蹟的關鍵。將碳交所設在高雄,未來高雄將會在淨零轉型中扮演重要角色。

蔡總統認為,高雄的鋼鐵業及造船業,是離岸風電供應鏈中不可或缺的角色,未來隨淨零排放推動,將持續蓬勃發展;在經濟部協助下,高雄本地大型工業,將發揮大帶小功能,帶動台灣整體製造業進入碳中和時代,推動產業轉型;在碳交所協助下,高雄也會培育出更多減碳人才。

國發會已公布台灣2050淨零排放路徑及12大戰略,並待《氣候變遷因應法》子法逐步完善碳定價和碳交易機制,蔡總統說,未來會透過自願減量、增量抵換、國外碳權交易三大板塊機制三管齊下,運用交易平台,落實減碳目標,加速淨零轉型進程。淨零轉型是我國最長遠的國家發展計畫之一,也是台灣走向國際的契機,政府會協助企業持續面對挑戰,也期待碳交所協助企業將挑戰化為新的商機。

行政院長陳建仁指出,碳交所的成立是朝碳經濟發展的重大里程碑,自2021年4月蔡總統宣示2050淨零轉型以來,我國就積極部署,因經濟高度依賴出口,未來隨國際碳關稅分階段實施,影響層面也將逐漸擴大。

國際供應鏈亦加強對廠商的減碳要求,台灣企業在國際供應鏈扮演重要角色,未來勢必將面臨更多壓力。

轉載自 經濟日報