低薪資原因有八項 外籍勞工占其一

勞動部委託中經院完成「低薪資對我國勞動市場的影響與政府因應策略」報告,除分析低薪成因,也提出低薪對我國的衝擊,包括人才外流、產業競爭力下降、勞動參與意願低落、勞工延長工時、降低參與教育訓練機率等,學者提出11個抗低薪政策建議,包括啟動外勞警戒指標、外勞政策採總額控管機制、儘速通過派遣勞工保護法與加強勞工職訓等。

勞動部綜規司長王厚誠表示,委託中華經濟研究院辦理「低薪資對我國勞動市場的影響與政府因應策略」,期能提出我國政府部門低薪資的因應策略與解決方法,以有效解決國內低薪資問題。

王厚誠指出,該研究報告指出,造成我國勞工低薪的主要原因有8項,分別為過度資本深化、人力資源管理二元化、產業結構改變、全球化的影響、研發與教育訓練投入、大學教育普及、外籍勞工僱用與勞資關係弱化。

王厚誠進一步說明,雇主賺錢後常投資於固定資本如機器,並未對勞工加薪,人力資源兩極化,分核心員工與非核心員工,造成國內低階勞工低薪的現象,甚至導致就業市場中高低階人員薪資差距有逐漸擴大的態勢,我國傳統產業外移,服務業興起,吸納許多勞力,而這些服務業因附加價值與勞動生產力都低,故只能支付員工較低薪資。產業結構改變為形成我國勞動市場低薪現象的主要原因之一。

至於企業對外籍勞工的僱用,對於不同類型的勞工有不同的影響。外勞使用密集度愈大的行業,因為引進外勞造成生產力提高的規模效果,對技術性勞工具有提升薪資的效果;但對於非技術性勞工,則因為引進外勞對本國基層職類別的工作機會存在替代效果,導致非技術性勞工的薪資水準較低。

針對勞動市場勞工低薪原因之政策建議,現行因應對策建議有11項,包括(1)落實「產業升級轉型行動方案」與「行政院生產力4.0發展方案」;(2)儘速通過派遣勞工保護法;(3)加強勞工參與職訓意願;(4)落實大學畢業生初職教育訓練;(5)補助企業研發訓練費用;(6)強化非典型勞工於勞動市場之議價能力;(7)鼓勵企業將盈餘分配給員工,規劃適宜的加薪減稅措施與配套方案;(8)檢討高等教育政策,建議推動多元化的高等教育;(9)優化投資與貿易環境,鼓勵臺商回臺並吸引外商投資臺灣;(10)啟動外勞警戒指標,外勞政策採總額控管機制;(11)強化工會角色,推動團體協約締結,勞動部將會進一步逐項檢討其可性。